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活其时代生命力,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汲取多元文明养分,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味复刻历史或盲目排外,而是需要辩证地理解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关系。要立足时代需求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赋予古老智慧以现代表达,例如将传统节俗融入现代生活场景、用数字化技术活化文物遗产,让文化精髓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需深入挖掘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价值,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使其在治国理政、道德建设中发挥导向作用。开放包容是传承的重要路径。中国文明自古具备兼容并蓄特质,历史上佛教中国化、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均为例证。今天更需主动吸收外来文明有益成果,在比较互鉴中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推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生。要辩证扬弃传统文化,避免全盘复古或虚无主义,科学辨析其中的思想精华与历史局限性,取其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养分,剔除违背文明发展规律的糟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扎根历史土壤,以自信姿态守护文化根脉;也要立足当下实际,通过转化创新激活传统能量,更要拓宽全球视野,在文明对话中彰显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唯有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方能让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与现代社会的共情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