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最新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需遵循以下核心要求:
一、名称规范
-
构成要求
名称由“行政区划名称+字号+行(事)业领域+组织形式”构成,且必须包含字号(如“XX学校”“XX医院”),字号不得使用语句、行政区划名称或“总”“连锁”等字样。
-
字号规则
-
由2个以上汉字组成,不得与业务领域混淆;
-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如“上海”)不得作为字号。
-
-
业务领域与组织形式
-
行业领域需明确对应业务范围,如教育类需在教育部门领取许可证后登记;
-
组织形式限定为“学校”“医院”“中心”等,且不得使用“总”字。
-
二、登记与运营管理
-
成立条件
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具备规范名称、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合法财产及场所。
-
禁止事项
-
从事营利性活动;
-
涉及宗教、党政机关名称或已注销单位名称;
-
涂改、出租登记证书或印章。
-
-
年检与变更
-
每年3月前完成年度工作报告,5月前提交登记管理机关;
-
变更登记需在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
-
三、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如超范围经营、虚假登记)将面临警告、罚款甚至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