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承诺“包过”的驾校教练拒绝缴纳补考费,属于违规行为且侵害学员权益,学员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责、要求按合同履行义务。以下从合同效力、**流程及风险防范三方面解析处理方法。
一、合同条款是**核心依据
- 驾校培训合同中若明确“包过补考费由教练承担”,学员可凭书面协议要求履约;
- 口头承诺需结合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否则难获法律支持;
- 部分驾校以“低价包过”吸引学员,却在合同中设置模糊条款,需警惕此类消费陷阱。
二、三步走实现高效**
第一步:收集教练承诺“包过”的聊天记录、录音或宣传广告,证明对方违约;
第二步:向驾校总部或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投诉,多数机构为避免声誉受损会优先调解;
第三步: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退还培训费并赔偿补考损失。
三、规避风险需提前预防
- 优先选择签订正规合同的驾校,明确补考费、培训时长等细节;
- 警惕远低于市场价的“包过班”,此类服务常通过二次收费牟利;
- 留存教练承诺凭证,在支付费用时备注用途以便后续追溯。
遭遇教练拒交补考费时,学员应主动主张权益而非被动妥协。及时固定证据、善用监管投诉渠道,可大幅降低经济损失,同时倒逼驾培行业规范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