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措施包括财政补贴、融资支持、市场开拓和法治保障四大方向,通过精准施策激发市场活力、金融输血缓解资金压力、政策倾斜助力公平竞争,以及立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支持企业成长。
-
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
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拨付惠企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例如,漳州市2025年一季度下达惠企资金3574万元,临沂市拨付7.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工业升级,并推行“直通车”模式缩短资金兑现周期。部分区域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提高至40%,优先保障本地企业市场空间。 -
融资担保与信贷支持
政府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普惠**和担保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漳州市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中小微企业提供6.62亿元**支持;国家层面推动无还本**政策,覆盖中小微及中型企业,同时降低基金返投比例,让利企业促进技术升级。 -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布局
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提供展位补贴是常见手段。临沂市开展“百企出海”活动,补贴境外参展费用最高70%;松原市对参展企业给予2000元/次补助,并建立本地产品推广目录,联动工会采购扶持中小微企业。 -
法治保障与公平竞争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禁止市场准入歧视,要求招投标平等对待各类企业,严查地方保护行为。多地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减少执法干扰,对轻微违法以教育替代处罚,同时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强化权益保护。
当前政策正从单一补贴转向系统性支持,企业需主动对接属地资源,用好财税、金融、市场等组合工具。未来,随着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完善,政企协同将进一步提升发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