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缴满15年只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但并非“交够即可躺平”。 根据《社会保险法》,需同时满足累计缴费15年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两个条件才能领取养老金。在职职工缴满15年后仍需强制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是否继续缴费,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意味着缴费年限越长、金额越高,未来养老金水平越高。
-
领取养老金的两大核心条件
法定退休年龄因性别、工种而异(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特殊工种可提前5年)。缴费年限需累计满15年,中断不影响资格认定,但补缴规则因参保类型(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和政策实施时间(2011年7月1日为分界点)而异。 -
在职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区别
在职职工即使缴满15年,单位仍需依法继续缴纳社保直至退休;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决定是否续缴,但中断可能影响养老金总额。例如,缴费25年者的养老金通常比仅缴15年者高出40%以上。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特殊性
制度实施时已满60周岁者可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不足15年者需逐年缴费或补缴;超过15年者需至少缴满15年。补缴上限为15年,且待遇水平普遍低于职工养老保险。 -
长期缴费的隐性福利
养老金计算与社平工资、个人缴费指数挂钩,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基础养老金比例提升1%。部分地区还对超15年缴费发放额外补贴(如广东的缴费年限津贴)。
总结:缴满15年仅是“达标线”,持续缴费才能确保退休生活质量。建议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估算个性化养老金,结合经济状况规划缴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