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巡察报告撰写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框架结构不规范
-
内容缺失或重复 :部分报告未包含“基本情况+总体评价”“主要问题”“重点人线索”“意见建议”四大核心模块,或存在内容重复现象。
-
标题与问题定位模糊 :标题缺乏针对性,问题描述泛泛而谈,未紧扣“三个聚焦”或中央精神要求。
二、问题描述缺乏深度
-
表面化表述 :问题描述简单笼统,缺乏具体事例支撑,未能准确反映问题本质。
-
证据不足 :审计等数据共享不畅,导致问题线索缺乏详实依据。
三、语言表述不严谨
-
用词错误 :存在错别字、用词不当等问题,影响报告专业性。
-
逻辑混乱 :部分报告结构混乱,前后矛盾,难以体现问题关联性。
四、整改落实不到位
-
****整改 :部分单位仅做表面文章,未真正落实整改措施,甚至存在“半改还羞”现象。
-
缺乏动态监督 :整改期间缺乏持续跟踪督办,导致问题久拖不决。
五、责任落实不严格
-
追责机制缺失 :部分单位未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对整改不力行为处理不力。
-
责任分解模糊 :个别社区在落实“一岗双责”时,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具体措施。
建议 :撰写时需严格遵循中央模板要求,注重问题深度挖掘与证据支撑,强化语言规范性;整改阶段应建立动态督办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