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引言必须自己写,不能直接摘抄。核心原则是原创性表达:既要基于文献综述提炼前人成果,又要明确研究空白和创新点,用自己的语言逻辑串联成严密框架。以下是关键要点:
-
原创与引用的平衡
引言需引用权威文献支撑研究背景,但必须通过改写、总结或批判性分析转化他人观点。例如,将多篇文献的结论归纳为趋势性描述,而非复制单篇表述。直接摘抄会触发查重风险,且破坏学术诚信。 -
结构化写作逻辑
按“领域背景→研究空白→解决方案”的递进结构展开:- 背景部分需精简领域内共识,避免教科书式罗列;
- 研究空白应直指前人局限,数据或方法缺陷尤需量化说明;
- 创新点要具体,如“首次将X方法应用于Y场景”,避免空洞自夸。
-
语言与篇幅控制
引言宜占全文10%以内(如500字),用主动语态和明确主语增强可读性。例如,“本研究采用Z技术”比被动句式更直接。临床论文可更简短,理论类则需详细论证基础。 -
规避常见误区
- 不与摘要重复,避免“填补空白”等主观评价;
- 不罗列无关文献,紧扣标题筛选关键研究;
- 不预设结论,仅客观陈述预期贡献。
提示:初稿完成后,可对比引言与讨论部分的逻辑一致性,确保前后呼应。学术写作的本质是批判性思维的外化,而非信息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