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约每秒30万公里)远快于声速(约每秒340米)。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光与声音传播速度的差异,使得即使两者同时发生,人眼也会先接收到闪电的光信号,而雷声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传到耳朵。
闪电是云层间或云与地面间的强烈放电现象,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产生强光和高温。雷声则是放电时空气急剧膨胀和压缩形成的冲击波,其传播速度受空气密度和温度影响。例如,距离闪电1公里时,雷声约延迟3秒到达。
雷电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潮湿空气、大块积雨云和强对流活动。放电过程中,正负电荷中和释放的能量同时转化为光和声,但光的传播几乎瞬间完成,而声波需逐步穿越大气层。雷声在传播中可能因地形反射产生回音,形成“隆隆”的持续效果。
提示:下次遇到雷雨时,可通过闪电与雷声的时间差估算风暴距离(每3秒约1公里),但切记远离高处和开阔地带,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