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低保户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认定标准、保障性质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认定标准不同
-
建档立卡贫困户
- 需通过县乡村三级实地考察,明确家庭收入、致贫原因等,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 以“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为原则,重点帮扶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刚性致贫群体。
-
低保户
- 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标准,同时需满足“两不愁三保障”(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 适用范围更广,包括无劳动能力、失业等群体,且标准因地区差异较大。
二、保障性质不同
- 建档立卡 :属于 扶贫开发 ,通过产业扶持、教育资助等专项措施帮助脱贫,脱贫后退出系统。- 低保 :属于 社会救助 ,提供基本生活补贴,保障基本生存权,需长期享受。
三、退出机制不同
- 建档立卡 :脱贫后自动退出,恢复普通农户身份。- 低保 :收入稳定超过标准或不再符合条件时退出,但可能因突发困难再次申请。
四、法律依据不同
- 建档立卡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意见》。- 低保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社会救助法规。
总结 :建档立卡侧重精准脱贫,低保侧重兜底保障,两者需结合家庭实际情况申请,并动态管理以适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