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
原建档立卡户的官方称谓和现状如下:
一、官方称谓的演变
-
当前正式文件中的表述
根据最新政策文件,原建档立卡户已统一更名为 "脱贫户" ,用于标识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家庭。这一调整体现了我国扶贫工作从"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转变。
-
部分地区仍使用"建档立卡户"的实际情况
尽管官方称谓已更改为"脱贫户",但部分地区的实际操作中仍可能沿用"建档立卡户"的表述,尤其是对未达到稳定脱贫标准或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
二、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
-
脱贫标准的动态调整
脱贫标准与国家贫困线挂钩,当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标准且满足"两不愁三保障"(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时,可申请退出建档立卡。
-
政策支持的延续性
脱贫户仍可享受部分扶贫政策,如医疗保障优惠(减少医保自付比例、免除门诊起付线等)、教育资助(助学金调整)等,但补贴力度可能低于原建档立卡户。
-
动态管理机制
建档立卡信息实行定期复核,若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如返贫),将及时调整户型。
三、特殊情况说明
-
低保户与建档立卡户的关系
低保户属于贫困户的一种,但两者分属不同管理机制。低保户不会因建档立卡取消而自动转为低保户,需重新评估是否符合低保条件。
-
户籍迁移的影响
建档立卡主要针对农村户籍,若贫困户迁出户籍,需根据新户籍地政策判断是否继续享受相关帮扶。
原建档立卡户的官方名称已改为"脱贫户",但具体政策执行中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