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看病并非完全免费,但可通过医保报销、医疗救助等多重政策大幅减免费用,个人实际承担比例通常低于总费用的15%。 具体费用根据地区政策、医疗机构等级及病种差异而不同,关键保障包括“三重报销”(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住院押金减免和门诊慢性病专项救助等。
-
三重报销叠加降低负担
低保户就医费用先由基本医保报销(比例通常为50%-90%),剩余部分进入大病保险二次报销(起付线后报销65%-85%),最后通过医疗救助覆盖个人自付费用的50%-90%。例如,某胃癌手术总费用5万元,经三重报销后个人仅需支付约11.3%。 -
住院与门诊专项减免
住院可享受押金减免(部分地区减免70%),部分检查费(如CT、核磁共振)和床位费直接减免。门诊慢性病费用经医保报销后,民政部门再按70%-90%比例救助,年救助限额最高8万元。 -
重大疾病与异地就医补充救助
患重大疾病时,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可申请额外救助(比例达70%)。异地就医需提前办理转诊手续,否则报销比例下降10%-20%,但部分省市对合规转诊仍给予倾斜救助。 -
“一站式”结算简化流程
低保户在定点医院就诊时,系统自动结算医保和救助部分,个人仅需支付剩余费用。非一站式结算的,需在1年内向户籍地民政部门提交材料申请救助。
提示: 低保户需确保参保并定期更新低保资格,及时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最新政策。若遇医院未执行减免,可向医保局或12345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