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涵盖多方面要求,需遵守法律法规、具备相应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满足不同层级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
档案系列职称评审需满足一些基础条件,首先要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对档案事业满怀热爱,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并且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高效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善于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还需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接受符合国家规定的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从具体各级职称来看,管理员要求具备大学专科、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学历,从事档案工作满1年,且要基本了解档案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基本掌握档案专业基本知识、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完成所承担工作,对档案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
助理馆员方面,硕士学位、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档案工作满1年可申报;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管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2年;又或具备高中毕业学历,取得管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4年。此层级需要了解档案工作相关法规标准等,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开展基本研究。
馆员要求较高,博士学位可直接申报;硕士学位,取得助理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2年;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助理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4年;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4年;高中毕业学历,取得助理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7年。需比较熟悉法规制度,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有独立开展业务能力,能参与制定本单位制度规范提高管理水平,具备业务问题研究能力并指导助理馆员。
副研究馆员的评审条件中,博士学位人员取得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2年可申报。此外还要熟悉法规,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有较高质量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能制定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相关规范,具有较强业务研究能力及成果,能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方面发挥作用并指导馆员工作。
研究馆员要求一般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副研究馆员职称后,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5年。需深刻理解法规,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前沿动态,能深度融合档案工作与单位、行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创新成果和突出培养贡献,指导副研究馆员并解决重大疑难问题 。档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丰富且严格,各层级都有清晰的学历、工作经验及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