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录皇帝起居的职位被称为“起居郎”或“起居舍人”,其核心职责是如影随形记载帝王言行与国家大事,形成《起居注》作为编修国史的基础。这一制度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演变,成为中国古代史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职能与分工:唐代设起居郎(门下省)与起居舍人(中书省),分记皇帝言行与政令,合称“左右史”。宋代延续此制,要求记录范围涵盖祭祀、政务、气候甚至地方行政变动,内容详实程度堪称“帝王生活百科全书”。
- 制度演变:北魏始设“起居令史”,隋炀帝首创专职起居官,清代改由翰林兼任“日讲起居注官”。历代名称虽异,但“君举必书”的原则不变,且皇帝无权查阅记录,确保史实独立性。
- 历史价值:起居注是《实录》《国史》的原始素材,如《万历起居注》留存至今,而清代3000余册起居注更成为研究宫廷史的一手资料。
提示:若想深入了解某朝起居官的具体运作,可结合《唐六典》《宋史·职官志》等典籍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