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包括职业分析、任务确定、情境创设、课程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评价改进七个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基于工作的学习”模式,将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情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1. 职业分析
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课程目标,了解行业需求,为后续任务确定提供依据。
2. 任务确定
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归类整理,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一致。
3. 情境创设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将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融入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课程设计
根据学习情境,设计课程体系,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5. 资源开发
开发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案例、课件、实训设备等,为教学实施提供支持。
6. 教学实施
在工学结合的框架下,合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7. 评价改进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总结
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通过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实际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