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一体化会计分录需同步处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分录,核心在于取消零余额账户科目、统一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并严格匹配预算指标与实际支付。 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财政资金支付处理
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凭证,财务会计借记费用或资产科目(如业务活动费用、固定资产),贷记“财政拨款收入”(本年度指标)或“财政应返还额度”(以前年度指标);预算会计同步借记支出科目(如事业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或“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例如,采购设备时,按支付金额同步记录资产增加与预算支出。 -
跨年度资金与结余调整
年末未执行完的预算指标需权责发生制处理:财务会计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会计借记“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但市县单位按新规不再列支国库结余,仅中央及省级单位保留此操作。 -
实有资金账户划转
若需从零余额账户划转资金至实有账户,财务会计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会计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并建议设置“财政拨款资金”辅助核算明细。 -
收入费用结转
每月末通过转账模板自动结转收入费用至“本期盈余”,年末再将“本期盈余”转入“累计盈余”。事业单位需手工计提专用基金,如从非财政结余提取时,财务会计借记“本年盈余分配”,贷记“专用基金”。 -
项目分类简化
取消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区分,改为人员类、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核算,支出直接关联预算指标,强化资金用途控制。
提示: 预算一体化通过系统自动校验与双分录联动提升效率,但需注意地方政策差异及年末结余处理规则更新,建议结合一体化平台功能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