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2月27日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聚焦数字化时代保密挑战,强化国家秘密精准管理,明确政务公开与保密平衡机制,并新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条款,为国家安全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修订核心内容解析
-
细化国家秘密范围
修订版采用“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科技、经济、外交等12类事项纳入保密范畴,同时规定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不适用本法,避免泛化保密。 -
强化数字化管理要求
新增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保密规范,要求涉密信息系统实行分级保护,并规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需配合保密审查,违规最高罚500万元。 -
完善泄密责任追究
首次将“过失泄密”纳入追责情形,对公职人员增设终身禁业处罚;企业违规可面临停业整顿或吊销执照,情节严重者承担刑事责任。 -
优化定密解密流程
建立“定期解密”制度(一般不超过10年),要求机关单位每年复核密级,并规定超过30年的秘密自动解密(特殊情形除外),提升信息流通效率。
公众需注意的合规要点
- 个人义务:不得在社交媒体传播标密文件,发现泄密线索需24小时内举报。
- 企业责任:采购涉密技术服务时,需签订保密协议并报备属地保密部门。
- 争议处理:对定密有异议可申请复核,保密部门应在30日内书面答复。
此次修订通过“严管控”与“促开放”并重的立法设计,既适应数字经济安全需求,也为公众参与监督提供了明确路径。建议相关单位及时开展保密培训,个人需增强敏感信息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