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通常需要计提折旧,这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但特殊情况下(如土地、已提足折旧仍使用的资产)可能无需折旧。折旧的核心目的是合理分摊资产成本,反映其价值损耗。
1. 必须计提折旧的常见情况
- 有形资产:房屋、设备、车辆等因使用或时间推移发生损耗,需按年限分摊成本。
- 税务合规:多数国家税法规定折旧可抵税,不提折旧可能导致税务风险。
2. 例外:可不提折旧的资产
- 土地:因其价值通常不随时间减少,一般不计提折旧。
- 已提足折旧的资产:若折旧已摊完但仍在用,账面价值归零后不再计提。
- 持有待售资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停止折旧。
3. 不提折旧的风险提示
- 利润虚高:未分摊成本会短期夸大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 资产价值失真:账面价值长期不变,无法反映实际使用状况。
总结:固定资产折旧是常规操作,但需结合资产性质及用途判断。企业应遵循会计准则,避免因错误处理影响财务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