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没提完折旧就卖了

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当固定资产未提完折旧时出售,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账务处理:

一、账务处理步骤

  1. 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将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quad 累计折旧 \quad (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quad (已提)$$
    $$贷:固定资产 \quad (原值)$$

  2. 确认出售价款及税费

    •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如买方垫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quad (出售价款)$$

    • 计算增值税:

      • 若为一般纳税人且前期抵扣过13%进项税,按2%减按2%征收率;

      • 若为一般纳税人但未抵扣进项税,按3%征收率;

      • 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结转损益

    • 若“固定资产清理”为借方余额,表示净收入,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资产处置收益 \quad (或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清理$$

    • 若为贷方余额,表示净收入,转入营业外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quad (或营业外支出)$$
      $$贷:资产处置收益 \quad (或营业外收入)$$

二、特殊情况说明

  • 残值处理 :若固定资产出售时存在残值,需在清理收入中扣除残值后进行结转。

  • 税务差异 :部分固定资产(如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需额外计算消费税。

  • 报表调整 :需在资产负债表中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并在损益表确认相关收益或损失。

三、示例分录(综合案例)

假设某企业出售一台未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累计折旧30,000元,售价80,000元(一般纳税人,前期抵扣过进项税):

  1. 转入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 70,000 \ 累计折旧 \ 30,000$$
    $$贷:固定资产 \ 100,000$$

  2. 确认收入及税费: $$借:银行存款 \ 8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 8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9,230.77$$

  3. 结转损益: $$借:资产处置收益 \ 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 10,000$$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并符合会计准则及税务要求。

本文《固定资产没提完折旧就卖了》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4196.html

相关推荐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违法吗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是否违法?​ ​ ​​关键结论:​ ​ 除特定法定情形外,企业未按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属于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需追溯调整并可能面临税务风险,但一般不构成刑事违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定资产》,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例外情形仅限两类​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其他特殊豁免(如文物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一般为多少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因资产类型、使用年限和残值率等因素差异较大,具体范围如下: 行业与资产类型差异 房屋建筑物 :最低折旧年限20年,年折旧率通常为0.5%(5%残值率)。 生产设备/交通工具 :如飞机、火车、轮船等,最低折旧年限10年,年折旧率约10%(10%残值率)。 小型器具/电子设备 :最低折旧年限5年(电子设备3年),年折旧率较高,例如电子设备年折旧率可达3%(3年残值率)。

2025-05-07 会计考试

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会计准则,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该类资产已按预计使用年限或折旧方法足额计提折旧,即使仍在使用也不再计提折旧(如已报废但仍保留的旧设备)。 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企业单独购入并计价入账的土地(如境外购买具有所有权的土地)不计提折旧,因其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价值通常通过无形资产核算。

2025-05-07 会计考试

t3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如何结账

T3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的结账操作,需通过确认资产属性、核对账务数据、完成期末结转三大步骤实现 。关键点在于确保资产卡片设置为“不提折旧”,完成总账模块的月末结账,并通过报表校验数据一致性。 确认资产属性与系统设置 在固定资产模块中,逐项检查资产卡片是否勾选“不提折旧”选项。对于已报废、停用或特殊性质的资产(如土地),需在卡片“折旧信息”页签下取消计提折旧的勾选状态

2025-05-07 会计考试

停用固定资产提不提折旧

​​停用的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 ​​关键结论是:会计上通常需计提折旧(除非报废或持有待售),但税务处理需区分房屋建筑物与其他资产——前者停用仍可税前扣除折旧,后者则需停止计算。​ ​ ​​会计处理原则​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定资产》,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仅两种例外​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先清理还是先提折旧

先提折旧 关于固定资产的清理与折旧计提顺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操作,具体规则如下: 一、一般原则:先提折旧后清理 折旧计提的优先性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应在清理前完成。这是因为折旧是资产使用价值的系统性消耗,需在资产使用期间内合理分摊。只有先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才能准确计算清理时的损益。 特殊情况说明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折旧是当月还是下月

下月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时间规则如下: 一、基本原则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当月仍需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 二、特殊情况说明 若固定资产在当月已投入使用,则从次月起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或提前报废后,均不再补提折旧。 三、折旧方法选择 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可以不提折旧吗

‌固定资产通常需要计提折旧 ‌,这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但特殊情况下(如土地、已提足折旧仍使用的资产)可能无需折旧。折旧的核心目的是合理分摊资产成本,反映其价值损耗。 1. ‌必须计提折旧的常见情况 ‌ ‌有形资产 ‌:房屋、设备、车辆等因使用或时间推移发生损耗,需按年限分摊成本。 ‌税务合规 ‌:多数国家税法规定折旧可抵税,不提折旧可能导致税务风险。 2. ‌例外:可不提折旧的资产 ‌ ‌土地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不用了还要折旧吗

固定资产不用了是否需要折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该类资产已按预计使用年限或折旧方法计提完折旧,即使闲置也不再计提折旧。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国内土地使用权通常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但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如境外购买)因具有无限使用期,不计提折旧。 持有待售或处于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自划归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期间

2025-05-07 会计考试

5000元的可以入低值易耗品

5000元的物品可以被归类为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单位价值较低 :低值易耗品的单位价值一般较低,根据相关规定,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物品可以被归类为低值易耗品。5000元的物品正好符合这一标准。 使用期限较短 :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通常较短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可以吗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是不可以的 ‌,因为折旧是企业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必须进行的账务处理,‌直接影响利润核算、税务合规和资产价值真实性 ‌。 ‌会计准则要求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必须按期计提折旧,反映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不计提折旧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税务合规性 ‌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可以税前扣除,‌不提折旧会导致企业多缴所得税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的后果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财务后果,包括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决策、增加税务负担以及影响资本预算等。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些后果: 1. 虚增利润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会导致企业的账面利润虚增。由于折旧费用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价值减少而产生的成本,未计提折旧意味着这部分成本未被反映在利润表中。例如,假设企业年度折旧费用为9,000元,未扣除这笔费用将直接导致当期利润虚高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情况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情况主要包括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持有待售或报废的资产等 ,这些情形因价值已补偿、所有权特殊或使用状态改变而无需计提折旧。以下是具体分析: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当资产折旧已全额计提完毕,即使实物仍在使用,也不再计提折旧。例如旧设备已按年限折完残值,继续运行时折旧费用停止计算,避免账面价值出现负数。 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折旧残值率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折旧残值率最新规定如下: 一、基本原则 内资企业 :残值率通常为5%,但可在原价5%以内自主确定(需报备)。 外资企业 :残值率一般为10%,特殊情况下需经税务机关批准调整。 二、核心规定 残值率确定权 :税法取消硬性比例限制,强调“合理确定”,需结合资产性质、使用情况评估。 不可变更性 :一经确定,残值率不得随意变更。 三、计算与折旧 折旧方法 :采用直线法计算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新规定

根据2025年最新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需遵循以下标准,同时需注意会计与税法折旧年限的差异处理: 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标准 房屋、建筑物 折旧年限为20年,因其使用寿命长且结构复杂。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等生产设备 折旧年限为10年,涵盖制造业常用设备。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折旧年限为5年,适用于日常运营设备。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 折旧年限为4年

2025-05-07 会计考试

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吗

​​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 ​,​​需从改造完成后的次月起按新价值重新计提​ ​。这一规则的核心依据是会计准则要求资产在改造期间暂停折旧,待重新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再根据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分摊成本。 ​​更新改造期间的会计处理​ ​ 当固定资产进入更新改造阶段时,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科目,此时资产状态为“在建”,不再满足折旧条件。例如:某设备3月1日开始改造

2025-05-07 会计考试

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

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提折旧需根据其账面价值重新计算,并考虑以下关键点: 账面价值调整 :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根据改造支出和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折旧年限确定 :根据改造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相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新的折旧年限。 折旧方法选择 :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 净残值评估 :重新评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2025-05-07 会计考试

生产线更新改造期间要折旧吗

​​生产线更新改造期间是否计提折旧,需根据资产实际使用状态判断:若改造期间部分功能仍运行并创造收益,则继续折旧;若完全停用且无经济利益流入,则暂停折旧,待改造完成后按新参数重新计算。​ ​ ​​折旧的核心原则​ ​ 生产线折旧的本质是分摊资产损耗成本。若改造期间生产线仍部分运作(如局部升级未影响整体生产),需继续计提折旧,公式为: 折旧额 = ( 原值 − 累计折旧 ) × 折旧率 。反之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的成本怎么算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原账面价值减去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加上更新改造新增支出 ‌。关键在于‌准确识别被替换部分价值 ‌和‌合理归集新增资本化支出 ‌。 ‌原账面价值确认 ‌ 以资产更新改造前的账面价值为基准,包括原始购置成本、累计折旧及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需确保账面数据完整,避免遗漏历史改良支出。 ‌被替换部分价值剥离 ‌ 若改造涉及部件替换,需单独核算被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

2025-05-07 会计考试

停产改造期间固定资产折旧

停产改造期间固定资产折旧处理需区分正常停工与改扩建两类情况,具体如下: 一、正常停工期间(如季节性检修、日常维护) 会计处理 继续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该期间折旧可正常税前扣除。 税务处理 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与是否在用无关,可税前扣除。 二、停产改扩建期间 会计处理 继续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