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提折旧的最新规定明确允许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对漏提或未足额计提的折旧进行补提,但需区分当年度与以前年度情形,并遵循5年追补期限制。关键操作包括:当年度漏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年度漏提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且需同步调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加速折旧政策覆盖行业扩大至全部制造业,500万元以下设备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海南、横琴等特殊区域另有优惠。
-
补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当年度漏提折旧可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以前年度漏提则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追溯,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例如,2024年发现2023年漏提12万元折旧,需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万元,贷记累计折旧12万元,同时更正2023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
税法扣除规则与5年追补期
补提折旧需符合权责发生制,仅允许追补至费用实际发生年度扣除,且最长追补期限为5年。若企业因漏提多缴税款,可申请退还,但需专项申报并提供证明材料(如原始凭证、折旧计算表等)。 -
加速折旧与一次性扣除新政
2024-2027年新购进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不含房屋建筑物),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制造业企业还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例如,电子设备原可按3年直线折旧,现可选择2年加速折旧。 -
特殊区域优惠
海南自由贸易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企业,新购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一次性扣除,超5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至法定最低60%或加速折旧。政策有效期已延长至2027年底。
企业应定期核查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情况,避免跨期调整风险,同时充分利用区域性及行业性税收优惠。需注意税会差异的纳税调整,并确保会计凭证与税务申报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