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根据业务场景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期末计提坏账准备

当企业根据信用政策对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需按预计无法收回金额计提坏账准备时: $$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text{贷:坏账准备} $$

例如,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按8%计提坏账准备,则需计提8万元坏账准备: $$ 100 \times 8% = 8 \text{万元} $$

会计分录为: $$ \begin{align*}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8 \text{万元} \ \text{贷:坏账准备} & 8 \text{万元} \end{align*} $$

二、实际发生坏账时

当确认某项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时,需将坏账准备转入损益: $$ \text{借:坏账准备} \ \text{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

例如,某企业确认一笔50万元坏账时: $$ \begin{align*} \text{借:坏账准备} & 50 \text{万元} \ \text{贷:应收账款} & 50 \text{万元} \end{align*} $$

三、收回已转销坏账时

若之前已确认坏账的应收款项后期收回,需先恢复应收账款,再冲回坏账准备:

  1. 恢复应收账款: $$ \begin{align*} \text{借:应收账款} & 50 \text{万元} \ \text{贷:坏账准备} & 50 \text{万元} \end{align*} $$

  2. 收回款项: $$ \begin{align*} \text{借:银行存款} & 50 \text{万元} \ \text{贷:应收账款} & 50 \text{万元} \end{align*} $$

四、坏账准备余额调整

若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与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存在差异,需调整:

  • 应计提金额大于账面余额 : $$ \begin{align*}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 \text{贷: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end{align*} $$

  • 应计提金额小于账面余额 : $$ \begin{align*} \text{借: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 \text{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end{align*} $$

五、补充说明

坏账准备的计提通常采用 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 ,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坏账准备的变动可能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调整。

以上分录均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资产价值。

本文《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6714.html

相关推荐

确认收入的五个步骤

收入确认的五个步骤如下,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核心要求: 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确认合同存在性、法律效力及条款明确性,需满足: 合同已批准且各方承诺履行义务; 明确商品或服务的权利与义务; 包含可执行的支付条款; 具有商业实质(如改变现金流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对价收回可能性高。 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履约义务需满足可明确区分标准,例如: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会计分录

确认收入与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确认收入分录 基本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特殊情况处理 托收承付方式 :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预收款方式 :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安装检验商品 :安装完毕时确认收入(简单安装可提前确认) 以旧换新 :按销售商品条件确认收入,回收商品作购进处理

2025-05-07 会计考试

开票确认收入的会计分录

开票确认收入的会计分录需根据收入确认时点与发票开具时点的不同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当月开票当月确认收入 直接将发票金额计入收入和销项税额: $$ \begin{align*} \text{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 \text{贷:主营业务收入} \ \text{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end{align*} $$ 说明 :收入与税款在开票当月同时确认,发票作为记账凭证附件

2025-05-07 会计考试

结转各项收入的会计分录

​​结转各项收入的会计分录需将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核心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 ​。这一操作确保期末收入类科目余额清零,利润核算准确。以下是关键要点: ​​收入类科目结转​ ​ 月末需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方余额通过借方转出,贷记“本年利润”。例如: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收入的金额计入什么

​​确认收入的金额通常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同时需匹配对应的资产科目(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税费科目(如应交增值税)。​ ​关键点包括:​​收入确认需满足风险转移、金额可靠等条件​ ​;​​不同业务类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对应不同科目​ ​;​​需同步结转成本以反映真实利润​ ​。 ​​核心科目归属​ ​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

‌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按照会计准则将相关收入计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其核心在于 ‌收入确认的时点与金额‌,需满足 ‌控制权转移‌和 ‌可计量性‌等条件。 ‌ ‌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 ‌ 根据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收入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 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 ‌; 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 企业已履行合同中的‌主要义务 ‌;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确认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需根据利息是否已实际收到分为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一、利息已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资产类账户) 贷:利息收入(收入类账户) 例如:企业收到债券利息时,直接将收到的款项计入银行存款,并确认利息收入。 二、利息尚未实际收到时 借:应收利息(资产类账户) 贷:利息收入(收入类账户) 例如:企业根据合同约定计算出应计利息,但尚未收到款项时,先通过应收利息科目核算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收入怎么做账

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需遵循收入确认原则,并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进行操作。以下是核心步骤及分录方法: 一、收入确认原则 条件满足 :需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流入金额可可靠计量、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等条件。 方法选择 :根据业务类型选择时点法(交付时确认)、时段法(进度确认)或投入产出法。 二、核心分录流程 销售商品或服务 收入确认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确认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收入的准确记录,还关系到成本结转、税费计算等多个方面,确保这一过程的合规性和精确性对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在进行销售业务时,首先需要确定是否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必须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且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或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这意味着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收入完整分录

确认收入的完整会计分录是企业财务处理的核心环节,涉及收入确认、税费计提及成本结转,关键亮点包括: 收入确认分录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反映收入实现与纳税义务。 成本结转处理 同步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或“原材料”,若涉及存货跌价准备需冲减成本。 特殊情形处理 商品发出未满足收入条件时

2025-05-07 会计考试

确认收入的几种情况

确认收入通常涉及以下几种关键情况:按合同履行进度确认收入 、按开票时点确认收入 、按结算时点确认收入 。每种情况都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商品或服务已交付、合同条款明确、收入金额可计量等。 1. 按合同履行进度确认收入 当合同具有明确的履约义务且可以合理分摊交易价格时,企业可按履约进度逐步确认收入。 例如,在长期建造合同中,企业可依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 2. 按开票时点确认收入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收入准则的具体内容

收入准则的核心是规范企业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收入,其核心亮点包括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依据,并采用“五步法”模型确保收入反映交易实质。 收入的定义与范围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需与所有者投入资本区分。营业外收入(如政府补助)不属于收入准则规范范围。 五步法模型 识别合同 :明确与客户订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识别履约义务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收入准则的应用场景

收入准则的应用场景广泛,主要覆盖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类交易。以下是具体应用场景及关键要点: 一、核心应用场景 商品与服务销售 销售商品 :在商品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如电商、零售等),例如预售商品房在交付时确认收入。 提供服务 :分阶段提供服务的企业按比例确认收入(如建筑、物流、咨询等),例如建筑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混合业务模式 代理与主要责任人区分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收入准则与其他准则的区别

收入准则与其他准则(如建造合同准则)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准则整合与适用范围 新收入准则整合性 将《14号收入》与《15号建造合同》合并为统一模型,解决旧准则中两类交易边界模糊的问题,确保收入确认的一致性。 旧准则分立性 旧准则中收入与建造合同需分别适用不同标准,可能导致类似交易采用不同方法,影响信息质量。 二、收入确认标准 控制权转移原则

2025-05-07 会计考试

如何制定合理的收入准则

​​制定合理的收入准则需以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结合五步法模型(合同识别、义务拆分、价格分摊、时点确认、特殊处理),确保收入确认与业务实质匹配。​ ​ 关键点包括:​​明确交易角色(总额法/净额法)​ ​、​​量化履约义务​ ​、​​动态评估收款风险​ ​,并​​优先满足新准则对透明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 ​​合同识别与角**定​ ​ 收入准则要求企业首先识别与客户的合同,并明确自身在交易中的角色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收入准则的历史演变过程

​​收入准则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了会计实务与经济发展的深度互动,其核心变革可概括为:从行业会计制度的碎片化规则,到国际趋同的“五步法”模型,最终形成以合同为基础、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统一框架。​ ​ ​​计划经济时期的行业会计制度(1949-1992)​ ​ 这一时期收入确认缺乏统一标准,各行业采用不同会计科目和确认方式,与国际会计体系差异显著。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国际上对收入准则的共识

国际上对收入准则的共识主要体现为‌以合同为基础 ‌、‌五步法确认模型 ‌和‌统一全球标准 ‌三大核心原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5)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ASC 606)的趋同,标志着全球收入确认规则的基本统一,旨在提升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与‌透明度 ‌。 ‌以合同为核心 ‌ 收入确认需基于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合同是判断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和确认时点的根本依据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的时点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时点以“控制权转移”为核心判断标准,具体规则如下: 一、核心判断标准 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 收入确认时点以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为准,而非旧准则中的风险与报酬转移。例如售后代管模式需结合控制权进一步判断。 履约义务类型划分 某一时段内履行 :客户在企业履约过程中持续取得经济利益,如在建商品、持续服务(如安装、维护)等,收入在履约期间确认。 某一时点履行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收入准则会计分录怎么写

新收入准则会计分录需根据交易类型和收入确认条件进行分类处理,核心要点如下: 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或发出商品) 分期收款销售 借:银行存款、长期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 二、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销售时 借

2025-05-07 会计考试

新收入确认准则净额法分录

在处理企业的财务报表时,正确应用新收入确认准则下的净额法分录 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净额法要求企业仅将其在交易中赚取的差价确认为收入,通常适用于代理业务模式,确保了财务报告准确地展示了企业作为中间人的角色而非商品的主要销售者。 一、确定适用场景 企业在交易中扮演代理人角色,不承担主要风险和责任。 交易涉及的商品或服务由第三方提供,企业仅协助完成销售过程。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