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根据业务场景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期末计提坏账准备
当企业根据信用政策对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需按预计无法收回金额计提坏账准备时: $$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text{贷:坏账准备} $$
例如,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按8%计提坏账准备,则需计提8万元坏账准备: $$ 100 \times 8% = 8 \text{万元} $$
会计分录为: $$ \begin{align*}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8 \text{万元} \ \text{贷:坏账准备} & 8 \text{万元} \end{align*} $$
二、实际发生坏账时
当确认某项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时,需将坏账准备转入损益: $$ \text{借:坏账准备} \ \text{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
例如,某企业确认一笔50万元坏账时: $$ \begin{align*} \text{借:坏账准备} & 50 \text{万元} \ \text{贷:应收账款} & 50 \text{万元} \end{align*} $$
三、收回已转销坏账时
若之前已确认坏账的应收款项后期收回,需先恢复应收账款,再冲回坏账准备:
-
恢复应收账款: $$ \begin{align*} \text{借:应收账款} & 50 \text{万元} \ \text{贷:坏账准备} & 50 \text{万元} \end{align*} $$
-
收回款项: $$ \begin{align*} \text{借:银行存款} & 50 \text{万元} \ \text{贷:应收账款} & 50 \text{万元} \end{align*} $$
四、坏账准备余额调整
若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与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存在差异,需调整:
-
应计提金额大于账面余额 : $$ \begin{align*}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 \text{贷: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end{align*} $$
-
应计提金额小于账面余额 : $$ \begin{align*} \text{借: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 \text{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 \text{差额} \end{align*} $$
五、补充说明
坏账准备的计提通常采用 余额百分比法 或 账龄分析法 ,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坏账准备的变动可能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调整。
以上分录均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资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