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9月18日蓄意制造的侵华事件,通过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并栽赃中国军队,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略,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
事件背景与日本野心
日本长期觊觎中国东北,1927年“东方会议”确立“征服满蒙”战略,1931年借世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矛盾,加速侵华步伐。 -
事变经过与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自导自演炸毁铁路,炮轰沈阳北大营。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迅速沦陷。 -
历史影响与国际意义
事变后,中国***率先号召抗日,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奋起抵抗。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更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序幕。 -
民族觉醒与抗战精神
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歌曲《松花江上》传唱悲愤。事变激化民族矛盾,推动全民族团结抗日,最终取得近代以来首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铭记九一八,是为了警示历史悲剧不可重演,更需以自强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