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各段名称因地理、历史和文化差异而丰富多样,从源头至入海口可分为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等十余个特色江段,其中川江、荆江、扬子江等名称承载了千年水文变迁与地域文化**。以下是具体分述:
-
源头段:沱沱河(藏语“玛曲”)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汇入当曲后称通天河(藏语“直曲”),长813公里,流经青藏高原,河道宽阔平缓。
-
上游段:巴塘河口至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古称“丽水”),长2308公里,以险滩多、水流急著称;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其中宜宾至宜昌段因流经四川盆地俗称川江,奉节至宜昌的三峡段又称峡江。
-
中游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称荆江,以“九曲回肠”的蜿蜒河道闻名,历史上洪灾频发;江西九江附近因古称浔阳得名浔阳江。
-
下游段:江苏扬州至入海口称扬子江(得名于古渡口扬子津),江面宽达数公里,三角洲水道密布;上海段形成喇叭状河口,与东海相连。
长江各段名称不仅是地理标识,更蕴含水利、文化和历史记忆。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深入认识这条“黄金水道”的多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