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为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荆江、浔阳江、扬子江等河段,各段因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得名,共同构成中国最长的“黄金水道”。
-
沱沱河
长江正源,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以冰川融水为主,河道蜿蜒于高海拔沼泽地带,名称源自藏语“湍急之水”。 -
通天河
沱沱河与当曲汇合后形成,流经青海玉树,藏语意为“通往天界的河”,因河谷深邃、水流磅礴而得名,是长江上游的重要过渡段。 -
金沙江
通天河至四川宜宾段,因富含沙金得名,以峡谷险峻著称(如虎跳峡),水力资源占长江总量的40%以上,为“西电东送”核心区。 -
川江
宜宾至湖北宜昌段,因贯穿四川盆地得名,历史上以“川江号子”闻名,三峡工程建成后成为库区主体,航运条件大幅改善。 -
荆江
宜昌至湖南城陵矶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得名,以“九曲回肠”的弯曲河道闻名,历史上洪灾频发,现通过人工裁弯和堤防加固保障安全。 -
浔阳江
江西九江附近的江段,古称“浔阳”,得名于唐代行政区划,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使其成为文化象征。 -
扬子江
江苏南京以下至入海口,国际通用名“Yangtze River”即源于此,因古扬子津渡口得名,江面宽阔,航运繁忙,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长江各段名称承载地理、历史与人文记忆,串联起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的壮阔画卷,其流域治理与开发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