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北为皖北,以南为皖南
秦岭淮河并非直接划分安徽省,而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一部分,对安徽省的南北差异有重要影响。具体划分如下:
一、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
-
核心分界线
秦岭(西段)和淮河(东段)共同构成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该线将中国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对安徽省的适用性
安徽省大部分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但淮河穿流而过,将安徽一分为二:
-
淮河以北 :包括蚌埠、淮南、阜阳、宿州、滁州、六安、安庆等市,属于皖北地区;
-
淮河以南 :涵盖黄山、池州、宣城、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属于皖南地区。
-
二、安徽省内的其他地理划分
-
传统划分方式
早期地图上,皖南与皖北以长江为界,包括皖南行署(宣城、池州、徽州)和皖北行署(宿县、滁县、阜阳等)。
-
现代更细致的划分
现代地理划分更复杂,形成了“五区”格局:
-
皖南 :黄山、池州、宣城、铜陵、芜湖、马鞍山;
-
皖北 :蚌埠、淮南、阜阳、宿州、滁州、六安、安庆;
-
皖中 :合肥、巢湖、铜陵、安庆(部分区域争议);
-
皖东 :马鞍山、铜陵、安庆;
-
皖西 :黄山、池州、宣城。
-
三、补充说明
-
省会定位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属于皖中地区,是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其他争议区域 :如铜陵的归属,部分资料将其归为皖南,部分归为皖中。
秦岭淮河通过划分南北,间接影响了安徽省的地理认知,而长江则进一步细化了皖南与皖北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