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场关键性战略决战,具体信息如下:

一、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948年11月2日)

  1. 时间与地点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历时52天,主要在东北地区进行。

  2. 参战兵力与结果

    • 东北野战军70万人参战,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含俘虏32.4万),俘虏少将以上军官186名。

    • 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上超过国民党军队。

  3. 意义

    • 为后续战役提供战略后方和预备队,奠定全国胜利基础。

二、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1. 时间与地点

    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历时66天。

  2. 参战兵力与结果

    •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地方武装共60万人参战,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含俘虏28万)。

    • 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精锐主力被摧毁,南京直接暴露在解放军攻击下。

  3. 意义

    • 以少胜多,展现人民战争力量,为渡江战役奠定基础。

三、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1. 时间与地点

    在辽沈战役胜利后进行,历时33天,主要在华北地区。

  2. 参战兵力与结果

    • 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及西北野战军共100万人参战,歼灭国民党军52.1万余人(含傅作义集团军)。

    • 北平(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城市和平解放,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奠定基础。

  3. 意义

    • 大快人心,加速全国解放进程。

总结

三大战役通过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军事主力,奠定全国胜利基础:

  • 辽沈战役 :奠定战略后方,首次超兵数量;

  • 淮海战役 :以少胜多,摧毁长江以北主力;

  • 平津战役 :和平解放北平,加速全国解放。

本文《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00494.html

相关推荐

解放战争打了几场战役

解放战争是中国***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决定性战役,从1945年到1949年,主要包括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四大战役。这些战役不仅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以下是这些战役的详细介绍: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以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为核心​ ​,共歼敌154万余人,摧毁国民党军事主力,奠定全国胜利基础。其他关键战役如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王牌74师,济南战役首创攻克重兵设防大城市范例,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均体现解放军战术灵活性与人民战争力量。 ​​三大战役——战略决战的巅峰​ ​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近现代名人一览表

安徽近现代名人辈出,涵盖思想、科学、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其中 陈独秀、李鸿章、杨振宁、邓稼先、陶行知等尤为突出,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与革命先驱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和中国***主要创始人,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胡适倡导白话文运动,奠定现代文学基础;李鸿章虽为晚清重臣,但主导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关键人物。 科学与技术巨擘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出自安徽的历史名人

安徽省历史名人辈出,以下为最具代表性的几位: 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阜阳颍上)人,法家代表人物,辅佐齐桓公称霸,被誉为“法家先驱”和“华夏第一相”。 华佗 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外科圣手,发明“麻沸散”,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曹操 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奠定曹魏政权基础。 包拯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出过哪些国家人物

安徽省籍贯的国家人物主要包括以下几位: 李鸿章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袖,淮军、北洋水师创始人,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刘秉璋 晚清重臣,淮军名将,中法战争中力抗外侮,指挥“镇海之役”,并主持都江堰水利工程维修,为家乡捐建三乐堂书院。 郑抱真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家,参与刺杀蒋介石、宋子文等行动,后加入中国***,组织抗日武装,1940年加入解放军。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名人为什么最多

​​安徽之所以成为名人辈出的省份,关键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重视教育的传统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 ​从先秦思想家到近代革命家,这片土地孕育了曹操、朱元璋、胡适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其人才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安徽地处南北交通要冲,自古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汇处。淮河与长江的分界形成了多元文化土壤,皖北诞生了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皖中孕育了桐城派文人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古人名人

安徽自古人才辈出,‌从政治家曹操、朱元璋到思想家老子、庄子,从医学家华佗到数学家梅文鼎 ‌,这片土地孕育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们或开创学派、或建立王朝、或推动科技发展,在政治、哲学、科学等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思想哲学领域 ‌ 老子(涡阳人)著《道德经》奠定道家思想基石,庄子(蒙城人)以《逍遥游》拓展道家哲学体系。三国时期曹操(亳州人)不仅是政治家,其诗文开创建安文学新风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从古至今出过几个帝王

安徽从古至今共出过24位帝王,分别是三国时期的8位和明朝的16位。 一、三国时期(8位) 三国时期的帝王大多出自安徽亳州,包括: 曹腾 曹嵩 曹操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奂 这些帝王均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亳州也因此被誉为“帝王之乡”。 二、明朝时期(16位) 明朝的16位帝王均出自安徽凤阳,他们分别是: 朱元璋 朱允炆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钰 朱祁镇 朱见深 朱祐樘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所有古代名人

安徽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孕育了众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古代名人,涵盖政治家、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等各领域,如治水英雄大禹、道家鼻祖老子、外科圣手华佗、清官典范包拯等,其贡献跨越哲学、医学、文学、政治多个维度,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 一、思想与哲学领域的奠基者 安徽是道家思想的发源地之一,老子 (涡阳人)著《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奠定道家学派基础;庄子 (蒙城人)继承并发展道家思想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安徽名人名事

安徽历史名人名事涵盖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以下为综合整理: 一、政治军事领域 包拯 北宋清官,以“铁面无私”著称,执法严明,被称为“包青天”。其“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之誉,代表封建时代清官典范。 曹操 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其家族人才辈出,如曹仁、曹洪等将领,文学成就亦卓著。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从放牛娃崛起为统一中国的大帝,其统治时期开创大明盛世。 李鸿章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解放时期的四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战役通常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这四场战役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具体信息如下: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结果 :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上超过国民党军队。 淮海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结果 :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解放战争中哪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具体信息如下: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结果 :解放军以40万对30万,歼灭国民党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首次在兵力数量上超过国民党。 - 关键节点 :锦州会战、辽西会战。 淮海战役 时间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国共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国共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关键转折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 这是三大战役的首战,主要在东北地区展开。解放军采取“关门打狗”策略,先攻占锦州,切断国民党军队退路,随后围歼长春、沈阳等地敌军。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解放战争红色故事ppt

解放战争红色故事PPT的制作旨在通过生动的视觉呈现,传播红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同时帮助用户高效学习历史知识。以下从内容选择、设计技巧和优化建议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讲解如何制作一份优秀的PPT。 1. 内容选择:紧扣历史背景与感人故事 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解放战争七大经典战役

解放战争七大经典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和上海战役​ ​,这些战役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军事才能,更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辽沈战役​ ​以分割包围战术全歼国民党军,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 ​以60万兵力歼敌55万,成为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决战;​​平津战役​ ​通过和平解放北平,加速全国解放进程。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是1948年至1949年国共战略决战的关键转折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奠定全国解放基础。 辽沈战役(1948.9-11) 以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野战军为主力,首战锦州切断敌军退路,52天内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此役使解放军兵力首次反超国民党军,获得战略主动权。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刘伯承、***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著名的游击战战役

​​游击战战役以灵活机动、以弱胜强著称,其核心在于利用地形、群众基础和战术奇袭瓦解强敌。​ ​经典案例如八路军雁门关伏击战切断日军补给线,乌蒙山回旋战以万人牵制十万敌军,均体现了“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游击精髓。以下从战术特点、历史影响和现代启示展开分析: ​​战术创新与地形利用​ ​ 游击战擅长将自然条件转化为优势。雁门关伏击战中,八路军716团利用黑石头沟的险峻地形分段设伏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一战十大著名战役

根据权威资料,一战中最具影响力的战役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战略转折、消耗战、海战及新战术应用: 一、战略转折战 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 协约国成功阻止德军施里芬计划,奠定西线堑壕战基础,德国被迫转入消耗战。 日德兰海战(1916年5-6月) 英国海军击败德国,确保了西线海上封锁线,德国失去战略主动权。 二、消耗战典范 凡尔登战役(1916年2-12月) 双方伤亡近100万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新四军全军覆没的原因

新四军全军覆没的原因 主要在于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包括决策失误、敌我力量悬殊、情报泄露以及内部矛盾 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展开论述。 决策失误 是新四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未能准确判断敌情,错误地选择了北移路线。这条路线不仅地形复杂,而且靠近国民党军队的密集布防区,导致新四军在行军过程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伏击。由于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新四军经典战役是什么

新四军经典战役主要包括以下五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斗,涵盖战略伏击、反扫荡、收复失地等类型: 平型关大捷 侏儒山战役 1942年,新四军5师以少胜多,连战连捷,击毙日军34人,自身伤亡不足5人。此战展现了新四军灵活机动的战术优势。 双林战役(浙西大捷) 1945年8月,新四军第四纵队在叶飞指挥下,歼灭汪伪军第三十四师主力,收复杭嘉湖地区,是抗战末期苏浙军区对日伪军发起的最后大规模反攻。

2025-05-08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