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抵类账户的借贷方向遵循“与被备抵科目相反”的原则,即资产类备抵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负债类备抵科目则相反。 这一规则是会计处理中确保账面价值准确性的核心,常见于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科目的核算。
-
资产类备抵科目
如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时记贷方,减少时记借方。应收账款对应的“坏账准备”同样遵循此规则,贷方余额反映可能无法收回的款项,从而抵减资产账面价值。 -
负债类备抵科目
例如长期应付款的备抵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因负债类主科目余额在贷方,其备抵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用于调整负债的实际现值。 -
其他常见备抵科目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等均按资产类备抵规则处理;而特殊科目如“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也需根据对应主科目性质判断方向。
理解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能帮助准确计算资产或负债的净值,避免财务报表失真。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科目性质灵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