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最新规定明确以实测面积为准,坚持"三权分置"原则,并全面推行"房地一体"登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激活土地资源流转。
-
确权范围与原则
- 覆盖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及建设用地,实测面积优先于二轮承包面积,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民主协商解决。
- 非法开荒地不予确权,合法开荒地需经集体组织审批后登记。
-
登记流程与证书发放
- 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整合土地与房屋信息,明确四至边界和建筑面积。
- 已征占土地需减除面积,承包户消亡则收回土地。
-
权益保障与流转
- 确权后农民可抵押、流转土地使用权,最高可申请50万元住房抵押**。
- 出嫁女、入赘女婿经协商可作为共有人登记。
-
争议处理与例外情况
- 权属争议通过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未批先建或改变用途的土地不予确权。
- 五保户、主动弃田户等特殊群体按无田户处理。
农村土地确权通过法律化、标准化登记,既稳定农民生计,又为乡村振兴提**权基础。建议农户及时参与确权,避免因权属模糊影响后续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