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借款给员工需要遵守《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核心要求包括: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借款用途、约定合理利率(不超过LPR4倍)、不得强制扣款。
-
合法借款前提
公司向员工提供借款属于民事借贷行为,需双方自愿协商。禁止以借款名义克扣工资、变相收取押金等违法行为,否则可能被认定为“以贷代薪”面临劳动监察处罚。 -
必备书面协议
必须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明确金额、期限、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若未签订书面协议,发生纠纷时员工可主张“赠与”性质,公司需承担举证责任。 -
利率与费用限制
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现行约15.4%),否则超出部分无效。禁止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变相高息。 -
工资扣款规则
员工逾期未还款时,公司需通过诉讼追讨,不得直接从工资中扣除(除非员工书面同意且每次扣款不超过当月工资20%)。 -
税务风险提示
无息或低息借款可能被税务机关核定利息收入,要求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若借款超过1年未归还且用于购房等消费,员工或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建议公司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规范审批流程,保留借款用途证明(如医疗、购房等),并定期核查还款情况,避免法律和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