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条款的表述需遵循清晰明确、全面详尽、逻辑严谨三大原则,核心要素包括主体信息、标的物、数量质量、履行方式及违约责任等,避免歧义和漏洞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关键。
-
基础要素明确化
合同开头需列明签约主体全称及资质,标的物(如商品/服务)需具体描述型号、规格等关键属性,数量和质量标准(如行业认证、验收条件)必须量化或可验证,例如“红富士苹果需符合GB/T 10651-2008一级标准”。 -
权利义务与履行细节
分阶段明确各方责任,如付款方式(分期/全款)、交付时间地点、售后服务等,采用“时间轴+操作流程”的表述,例如“乙方需在验收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尾款”。争议解决机制(诉讼/仲裁)应指定管辖机构。 -
语言规范与风险防范
使用法律术语且定义清晰,避免模糊表述(如“尽快”“适量”)。违约责任需量化赔偿标准(如“迟延交付按日0.5%罚款”),并预留不可抗力条款。重要数据(金额、日期)用大写汉字重复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