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
建筑企业会计制度准则是规范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基本准则框架
-
会计要素分类
包括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收入(合同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费用(直接材料、人工成本、间接费用)五大类。
-
会计科目设置
-
成本类科目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
-
收入类科目 :主要反映工程收入,需结合完工进度确认;
-
费用类科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
-
会计核算原则
包括真实性、权责发生制、一致性、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二、行业特殊要求
-
新收入准则应用
2025年执行新收入准则后,建筑企业需对合同履约义务、收入确认时点等作出调整,例如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成本核算与纳税影响
需正确归集合同成本与毛利,分析纳税影响(如增值税、所得税)。
-
挂靠项目管理
针对无法及时确认进度的挂靠项目,需暂估成本、后调整,避免收入确认错误。
三、实务操作要点
-
账务处理流程
包括合同签订、工程进度核算、成本归集、收入确认及财务报表编制等环节。
-
风险控制与合规
建立成本费用审核机制,拒绝不合理开支,确保账目连续、系统、全面。
-
信息化管理
推广使用ERP系统,实现工程进度、成本、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
四、附录与工具
-
科目表与分录大全 :提供常用会计科目设置及分录模板;
-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解析新收入准则应用。
以上准则体系需结合企业规模、项目类型及所执行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