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方案是覆盖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安全监管措施,核心目标是通过源头治理、执法强化、设施完善、公众教育四维联动,解决产品质量、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显著降低火灾与交通事故风险。
-
源头治理:严查生产企业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及不按国家标准生产的行为,重点打击销售环节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确保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符合CCC认证要求。建立生产销售目录,动态更新企业信息,强化质量抽查与缺陷召回机制。
-
执法强化:加强路面执法,严查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步打击非法改装行为(如拆除限速器、更换大功率电池)。推动登记上牌制度全覆盖,探索外卖、快递行业专用号牌管理,实现车辆信息可追溯。
-
设施完善:新建社区需配套建设非机动车停车棚、充电桩,老旧小区通过改造增建集中充电场所。推广具备火灾预警功能的智能充电设施,严禁“进楼入户”“飞线充电”,消防部门联合基层治理力量开展常态化巡查。
-
公众教育:通过多渠道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重点提升骑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与火灾防范能力。督促外卖、快递平台落实安全培训责任,引导用户选择合规车辆与规范充电方式。
当前整治行动已在全国多地铺开,需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发力,形成长效机制。定期评估政策效果并动态调整,方能实现安全与便利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