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犯法时,财务人员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需根据具体违法行为及情节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
偷税漏税
-
不构成犯罪 :财务人员承担行政责任,如罚款、补税等。
-
构成犯罪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财务)将面临3-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
诈骗等经济犯罪
-
直接参与 :财务人员作为主犯或从犯,需承担刑事责任,与法定代表人承担连带责任。
-
胁迫从犯 :若因被胁迫参与犯罪,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
-
虚开发票/假药等特定犯罪
- 关联责任 :若财务人员明知公司违法行为仍参与(如提供虚假发票),将承担刑事责任;若仅涉及账务处理问题,责任可能较小。
-
非法集资等单位犯罪
-
一般员工 :非直接主管或未提供帮助的员工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
-
直接参与者 :如财务人员协助吸收资金或收取返利,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需承担相应责任。
-
总结 :财务人员是否担责取决于其是否知情、是否直接参与犯罪行为及在犯罪中的角色。建议通过法律专业人士评估具体案件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