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以下的白条支出可以合规入账!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28号公告,单次金额≤500元的小额零星交易,若收款方为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人,可用载明收款人姓名、身份证号、支出项目和金额的收据(白条)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关键亮点:无需发票、真实交易为前提、信息完整是核心。
-
政策依据与适用范围
小额零星支出的判定标准直接关联增值税起征点(单次300-500元),适用于支付给个人摊贩、临时劳务等场景。例如:购买办公用品480元、支付维修费300元,只要收据信息齐全即可入账。但企业间交易或对方已税务登记的情况不适用,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发票。 -
合规操作要点
- 信息完整:收据必须包含收款人姓名、身份证号、金额、用途四项要素,缺一不可。
- 真实性核查:需确保交易真实发生,避免虚构支出。税务稽查时可能要求补充说明或提供辅助证据(如采购审批单)。
- 分次处理:单笔超500元可拆分支付(如上午300元、下午300元),但需注意合理性,避免被认定为刻意规避。
-
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
- 个体工商户≠个人:即使对方未开票,若已办理税务登记(如街边小店),仍需索要发票。
- 连续**易限制:长期固定服务(如月付保洁费)即使单次≤500元,也可能被认定为整体交易,需发票。
- 内控管理:企业可制定白条入账流程,明确审批权限,避免财务“一刀切”拒收合规白条。
总结:500元以下白条入账是税法为小微企业提供的便利,但需严格遵循“小额、零星、真实”原则。建议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建立台账,留存交易痕迹,既合规节税又降低稽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