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以下20类:
-
物体打击
如工具、材料等失控物体造成的伤害(如坠落物击中)。
-
车辆伤害
企业内机动车辆引发的碰撞、挤压等事故。
-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如齿轮、刀具)直接接触人体造成的夹击、切割等伤害。
-
起重伤害
起重作业中吊具、吊重物脱落或设备故障导致的挤压、坠落等事故。
-
触电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包括雷击及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伤亡。
-
淹溺
工作场所内水体(如水池、井下)导致的溺亡事故。
-
灼烫
高温物质(如蒸汽、化学物质)接触皮肤或眼睛造成的伤害。
-
火灾
工作场所内火灾引发的烧伤、伤亡事故。
-
高处坠落
从高处(如建筑工地、脚手架)坠落造成的伤害。
-
坍塌、冒顶片帮
建筑物、矿井等结构坍塌或冒顶片帮导致的伤亡。
-
透水、放炮、爆炸
矿井透水、火药/瓦斯爆炸、锅炉/容器爆炸等事故。
-
中毒和窒息
工作环境中有害气体、粉尘导致的中毒或窒息事故。
-
其他伤害
未明确归入上述类别的其他工伤事故(如低温伤害、辐射伤害等)。
说明 :
-
以上分类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执行,适用于企业工伤事故统计。
-
损伤程度分为轻伤(105个工作日以下)、重伤(≥105个工作日)、死亡事故三类,与事故类型分类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