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记录的内容因养护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一、植物养护记录
-
基础信息 :植物名称、来源、原生环境特征、摆放位置及温湿度变化。
-
日常管理 :浇水频率、施肥时间与配比、修剪方式、换盆记录、病虫害防治措施。
-
观察记录 :采用"3W1H"方法(What、When、Where、How)记录异常情况。
-
数据分析 :总结生长周期、调整养护方案,建立植物档案。
二、药品养护记录
-
基础信息 :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
-
质量检查 :外观、包装、温湿度等状况,记录异常(如霉变、虫蛀)。
-
养护措施 :温湿度调节、翻垛、通风等操作及效果。
-
处理结果 :退货、销毁或继续销售等处置方式。
三、混凝土养护记录
-
时间与温湿度 :养护起始/结束时间、每日环境温度及湿度变化。
-
养护措施 :覆盖保温、洒水频率等操作及效果。
-
工程信息 :混凝土等级、水泥品种、浇筑时间等基础参数。
四、养护工程纪实
-
工程概况 :名称、部位、混凝土等级、水泥品种等基础信息。
-
养护过程 :首次养护时间、洒水/覆盖方式、荷载时间及加热情况。
-
质量评估 :养护效果、对公路使用性能的影响及质量检查结果。
五、通用要素
-
养护员信息 :执行记录的养护员姓名及签名。
-
记录工具 :电子表格、纸质记录本或专用App。
-
注意事项 :及时记录重要变化(如温度骤降、病虫害爆发),定期拍照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