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交接记录的撰写需遵循规范流程,确保信息完整、准确。以下是具体要点:
一、基本结构
交接记录表通常包含以下模块:
-
班次信息 :明确标注早班、中班、夜班等班次及交接时间。
-
设备与生产状态 :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记录生产工序、关键设备(如反应塔、泵等)运行情况。
-
物料与产品管理 :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数量及放置点,确认产品产量、规格及后续工序。
-
环境与卫生 :检查车间清洁度、工具配备及危险物品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二、关键内容要点
-
操作记录完整性 :确认生产记录(如硝化反应、洗料、放料等)是否完整,特殊原因需详细说明。
-
安全与事故处理 :记录安全生产情况,若发生事故需说明原因、影响及处理措施。
-
工具与资料交接 :核对公共工具是否齐全,文件资料是否齐备。
三、填写规范
-
使用“√”或“×”标识项目状态,如正常/异常、完整/缺失。
-
备注栏需简要说明异常情况或处理结果。
四、注意事项
-
交接双方需签字确认,确保责任明确。
-
不同车间可能有特定模板,需结合实际需求调整内容。
通过以上规范,可有效保障生产连续性,降低交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