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的核心定义及特征如下:
一、资产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核心特征包括:
-
控制权 :企业对资产拥有控制权,或通过合同、协议等安排拥有实际控制权;
-
经济利益 :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包括现金流入或资产增值;
-
可计量性 :资产成本或可回收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二、资产分类
-
固定资产 :为生产经营持有、使用寿命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如房屋、设备),需满足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和成本可计量性;
-
无形资产 :如专利权、商标权,需满足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和成本可计量性;
-
生物资产 :包括经济林木、产役畜等,需符合特定条件(如与农业活动相关)。
三、资产确认条件
资产需同时满足:
-
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如市场接受度、合同保障);
-
成本可可靠计量(如购买价款、安装费用)。
四、资产减值
当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计提减值准备,适用场景包括: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常规资产;
-
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特殊资产(需参考对应准则)。
五、折旧与后续支出
-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需根据资产经济利益消耗方式选择;
-
后续支出 :符合确认条件的更新改造支出计入成本,修理费用等计入当期损益。
以上内容综合了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分类、确认、减值及后续处理的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