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根据国家标准分为八大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这些物质因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或腐蚀性等特性,需严格管理以避免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 爆炸品:在外界作用(如受热、撞击)下易引发剧烈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大量能量,例如炸药、雷管。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氧气、液化石油气,受热或震动可能导致容器破裂,引发泄漏或爆炸。
-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61℃,如汽油、乙醇,其蒸气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如硫磺、白磷,遇火或潮湿环境易燃烧甚至爆炸。
-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强氧化性可加剧燃烧或引发爆炸。
- 毒害品:包括氰化物、农药等,少量接触即可干扰生理功能,导致中毒或死亡。
- 放射性物品:如铀、钴-60,过量辐射会损害细胞结构,需特殊防护。
- 腐蚀品:如硫酸、氢氧化钠,能灼伤皮肤或腐蚀金属,需隔离储存。
提示:危险化学品管理需遵循分类存放、通风防爆等原则,个人接触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并熟悉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