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科学课程的13个学科核心概念及跨学科概念如下:
一、学科核心概念(13个)
-
物质与能量
探索物质的基本性质、变化与能量转换规律,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
-
结构与功能
分析生物体、机械装置等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关系,建立结构-功能模型。
-
系统与模型
通过原子模型、生态模型等简化系统,理解复杂现象的本质特征。
-
稳定与变化
研究物质在平衡状态下的稳定性及变化规律,如水的三态变化、生态平衡等。
二、跨学科概念(4个)
-
物质与能量
跨越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理解物质组成与能量转换的普遍性。
-
结构与功能
应用于工程设计、医学诊断等多领域,强调结构优化对功能实现的重要性。
-
系统与模型
促进数学建模、计算机模拟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
-
稳定与变化
与生态学、工程学中的稳定性分析有重要关联。
三、核心素养维度
新课标将核心素养融入学科核心概念学习,涵盖:
-
科学观念 :形成对物质、能量、生命等自然现象的系统性认识;
-
科学思维 :培养模型建构、科学推理、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
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提升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能力;
-
态度责任 :树立严谨求实态度,理解科学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以上概念体系注重螺旋式上升,结合不同学段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实践性与育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