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安全检查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涵盖环境、设备、人员操作及管理等多个维度:
一、环境与通道检查
-
作业环境
-
检查车间门锁、墙面、天花板是否完好,无开裂或脱落风险。
-
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地面干燥无积水,杂物及时清理。
-
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是否被占用,应急照明和标识是否完好。
-
-
物料与设备管理
-
物料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品需专区存放且通风良好。
-
设备基础牢固,运转部件防护罩齐全,特种设备需定期检测。
-
二、设备与设施检查
-
设备运行状态
-
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润滑系统是否良好,防护装置是否可靠。
-
重点关注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线路敷设规范,防止漏电风险。
-
-
消防与安全设施
-
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
应急照明、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防护屏、安全标识是否清晰。
-
三、人员操作与纪律检查
-
劳动防护与操作规范
-
检查员工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
核查操作流程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三违”现象(违章指挥、操作、纪律)。
-
-
安全培训与意识
-
通过抽查确认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组织应急演练提升疏散能力。
-
检查安全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危险区域是否设置防护措施。
-
四、隐患整改与记录
-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类记录,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期限,跟踪整改进度。
-
重点记录电气设备老化、防护装置损坏等隐患整改情况。
以上内容需结合车间实际生产特点调整检查重点,确保覆盖关键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