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周例会会议记录的核心价值在于系统化总结服务进展、优化管理流程,并针对性解决老人照护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规范记录上周工作成果(如康复设备增设、员工培训)、现存隐患(如人员不足、设施老化)及下周计划(如安全演练、健康监测),会议记录既是内部协作的指南,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工具。
会议记录需清晰呈现三大板块:工作总结(上周服务质量、员工管理、老人关怀的具体数据与案例)、问题分析(人员配置、资金缺口等痛点及临时解决方案)、行动计划(招聘进度、设施维护时间表)。例如,某敬老院通过例会记录追踪防滑垫安装进度,两周内将老人跌倒率降低30%。
撰写时需注意:
- 结构化逻辑:按“议题-讨论-决议”分点记录,避免流水账。如“安全巡查”议题下,列明发现的3处隐患及整改责任人。
- 数据支撑:量化服务效果(如“开展5场文娱活动,参与率达85%”)和问题(如“3台轮椅需更换轴承”)。
- 行动导向:每项计划标注负责人与截止时间,如“张护士长于5月15日前完成药品库存盘点”。
定期归档会议记录可形成管理闭环,既满足养老机构评级要求,也为持续优化服务提供依据。建议结合季度复盘,提炼高频问题纳入年度预算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