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护理员巡查记录需遵循规范流程,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且可追溯。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巡查基本要求
-
记录原则
需遵循实、准、全、可追溯原则,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使用专业术语,错字需双线划改并更正。
-
签名与审核
涉及服务人员、老人或家属签名时,必须本人亲自签署,代签无效。带教教员需同步签名。
二、巡查内容与频次
-
日常巡查
-
自理老人 :每日定时巡查(2-3小时一次)+ 随机抽查(1-2次/天),重点观察健康状态、用药规范、环境整洁度及活动安全。
-
半自理/失能老人 :每日1-2小时巡查,增加交流,重点关注身体状况变化及护理措施落实。
-
-
专项巡查
-
安全巡查 :每日检查公共安全、消防设施及电器设备,确保无隐患。
-
食品/药品检查 :每日检查食品新鲜度,每周核对药品有效期及储存条件。
-
三、问题处理与记录
-
问题发现与记录
发现异常(如异味、跌倒、药物不良反应)需立即记录,包括时间、地点、问题描述及处理措施,并在巡查卡备注中说明。
-
整改跟踪
巡查后需召开整改会议,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交接班与档案更新
-
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时需核对老人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护理计划等,确保信息连续性。
-
健康档案更新
根据巡查结果及时更新老人健康档案,如调整用药、添加护理标签等,实现动态管理。
五、工具与规范
使用标准巡查记录表(如Word模板),包含时间、老人信息、巡查项目及处理结果等模块,便于系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