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24小时值班巡查记录是保障老年人安全与健康的核心管理工具,通过规范化的巡查流程、详实的记录内容和严格的责任落实,确保隐患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其关键亮点包括:每日至少4次定时巡查(含夜间2次)、覆盖生活环境/健康状态/安全隐患三大核心模块、采用标准化表格实现可追溯管理,并需结合突发情况动态调整频次。
-
巡查内容标准化
巡查需覆盖宿舍区(设施完好性、消防通道)、活动区(器材安全、地面防滑)、厨房(设备漏电、食品卫生)、医疗区(药品有效期、废弃物处理)等关键区域。夜间重点检查老年人睡眠状态、应急照明和门窗安全,确保无跌倒、突发疾病等风险。 -
记录表单的科学设计
记录需包含巡查时间、责任人、问题描述及处理措施,例如:“5月9日02:15,3楼12室王奶奶呼吸急促,立即联系值班医生,处理后体征平稳”。表单应留存至少1年,便于追溯和等级评定备查。 -
动态化巡查机制
除固定频次外,遇极端天气、传染病预警或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时,需临时增加巡查次数。例如暴雨天检查屋顶渗漏、冬季加强暖气设备巡检。 -
EEAT标准下的优化方向
提升记录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引入电子化系统(如扫码打卡定位)、附巡查员资质证明(如护理师证书编号)、定期分析记录数据形成改进报告(如月度安全趋势分析)。
养老院管理者应定期核查记录完整性,结合老年人反馈优化巡查流程,同时确保巡查人员接受应急处理培训,将制度真正转化为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