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ACN规则的核心在于分工精细化驱动协作效率,而非单纯强调合作。其通过角色拆解、利益绑定与数字化管控,将传统中介的零和博弈转化为多赢生态,但高抽佣与分配失衡也暴露了分工机制下的利益矛盾。
分工机制重塑行业逻辑
ACN将房产交易拆分为10个角色(如房源录入人分佣10%、客源成交人分佣30%),每个环节贡献明码标价。这种设计推动经纪人专注擅长领域,跨品牌协作效率提升4倍。例如,首看保护规则避免抢单,房源唯一性确保信息透明,技术手段(VR看房、楼盘字典)则标准化服务流程。
利益分配的双刃剑
分工的公平性依赖佣金分配。贝壳初期通过动态分佣减少内耗,但后期平台抽佣达12%-18%,部分城市综合费率超3%,远高于国际水平。高管薪酬占比畸高(2023年占净利润30.5%),而基层经纪人收入增长有限,反映分工体系下的权力失衡。
规则强制下的协作异化
ACN要求每单交易至少涉及8人,信用分连坐机制强化执行。虽然技术赋能(区块链记录、三方互评)试图平衡效率与公平,但加盟商缺乏议价权,部分经纪人因佣金导向牺牲服务质量,投诉量超2800条。
贝壳的实践证明,分工是协作的基础,但需匹配合理的价值分配。未来若能将综合佣金率控制在2%以下,并通过数据共享打破垄断,ACN或可真正实现“分工-合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