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法律、证据充分、理性**
拆迁谈判中,拆迁方最怕遇到以下几类被拆迁人,主要原因如下:
一、熟悉法律法规的被拆迁人
-
法律意识强
熟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能清晰判断拆迁程序是否合法、补偿方案是否合理,避免被随意压价或诱导签订空白协议。
-
**能力强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录音录像取证、起诉等,迫使拆迁方主动协商合理补偿,甚至通过法律程序揭露违法行为。
二、证据意识极强的被拆迁人
-
全程记录
通过录音录像保留谈判内容,包括拆迁方前后矛盾的承诺,或威胁、恐吓等不当行为,形成有力证据链。
-
财产保全
提前收集房产证、土地权属证明、房屋现状照片/视频等材料,并在协商中同步提交,确保补偿金额与实际损失匹配。
三、理性谈判、谨慎签字的被拆迁人
-
避免情绪化冲突
不被拆迁方的威胁(如断水断电、暴力施压)影响,保持冷静,避免因冲动签字导致后续**困难。
-
主动索要补偿依据
要求拆迁方明确补偿标准(如市场价评估、政策依据),对不合理条款提出质疑,迫使对方调整方案。
四、提前准备、信息透明的被拆迁人
-
充分调研
提前了解征收项目、范围、补偿政策,对比周边类似房屋价格,判断评估结果合理性,发现差异及时提出。
-
知情权保障
要求拆迁方公开评估依据、补偿方案细节,通过查阅文件、实地测量等方式核实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被欺压。
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单独谈判 :拆迁团队中通常有决策权人员,单独与外围人员交涉可能被利用。
-
专业法律支持 :若遇复杂情况,及时聘请律师分析合同条款,避免因法律知识不足陷入陷阱。
通过以上策略,被拆迁人不仅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还能有效保障自身权益,避免因盲目签字或对抗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