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村宅基地买卖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允许农村宅基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进行自由买卖 :
-
买卖双方必须都是农村户口 :确保宅基地流转的“农内循环”,防止城市资本的过度涌入和土地资源的滥用,保护农民的权益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
流转对象限定 :宅基地使用权仅限于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流转,如同村村民间的宅基地流转。
-
流转条件约束 :转让人需拥有两处及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受让人应无住房及宅基地,并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
明确禁止的流转情形 :农村宅基地不得出售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例如城市居民不得购买农村宅基地。
- 严格限制宅基地的转让和抵押 :
-
严禁随意转让宅基地 :防止土地非法买卖和大规模流转,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
严禁以宅基地抵押借贷 :宅基地是农民生计来源,不能被高风险借贷行为侵害。
-
严禁将宅基地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 :有效防止乱占农用地、非法用地等现象,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 保护耕地和宅基地资源 :
-
不得占用农田 :实行更为严厉的耕地保护令,农民在“不占耕地”的前提下在新的土地上建造房屋。
-
严禁违规买卖宅基地 :严查违规买卖宅基地行为,保护村民与集体的利益。
-
耕地保护红线 :国家划下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人们的粮食基地不被破坏。
- 宅基地使用和管理 :
-
权利(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 :宅基地房屋买卖需进行权利(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确保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转移。
-
“一户一宅”原则 :宅基地遵守“一户一宅”的标准,确保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
宅基地退出机制 :国家为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整治一户多宅、空心村、空心房等问题,满足其中任意一种情况即可向当地政府申请宅基地,补偿按照当地年均收入水平确定。
这些新规定旨在规范农村宅基地的买卖行为,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在参与宅基地买卖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