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基层治理创新为路径、民生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重点通过精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及社会化协同提升治理效能。
-
党建引领与政策落地深度融合
建立“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将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单元,统筹协调民政、司法、教育等多部门资源。例如在困难群体帮扶中,联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及专业社工,形成“需求发现—政策匹配—服务送达”闭环机制,确保低保申请、残疾人补贴等惠民政策精准触达。 -
基层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
运用大数据平台整合人口信息、服务记录等数据,动态监测社区风险点(如独居老人健康异常、青少年心理问题)。推广“智能网格员”系统,通过AI分析居民热线反馈,自动分类派单至对应部门,缩短问题响应时间至24小时内。 -
民生服务突出靶向性与可持续性
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设计“一户一策”服务包,如开设社区四点半课堂、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同时培育本土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孵化社区养老食堂、心理疏导站等可持续服务载体。 -
资源整合与社会化协同强化效能
构建“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多元合作生态,例如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免费筛查、引入企业资金支持社区微改造。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形成“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
社会工作部需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应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跨领域协同,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