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针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信息公开 :
- 法院必须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广泛传播。失信人员的相关信息将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开,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及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况。
- 完善惩戒措施 :
- 新规定将进一步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惩戒力度,包括限制高消费(如旅游、酒店、航空等)、限制出境以及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失信人员还将被禁止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等重要职务,金融机构在发放**和信用卡等业务时也将对失信人员进行限制。
- 引入信用修复机制 :
- 允许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完相关法律义务后申请信用修复。法院将在审核其履行情况后,及时解除其失信名单。失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相关义务后,可以申请解除失信状态,政府也将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与支持。
- 增强社会监督 :
- 新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监督,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举报机制。公众可以通过相关渠道举报失信行为,以促进失信被执行人的履约。
- 规范执行程序 :
- 为了提高执行效率,2024年新规将规范失信被执行人的执行程序,确保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公正、迅速地处理相关案件。
- 信息共享机制 :
- 新规定强调建立健全失信信息共享机制,要求各级法院、行政机关、金融机构等部门及时更新失信人信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失信信息互通,防止失信人利用信息不对称逃避责任。
- 新增失信被执行人认定标准 :
- 对于累计两次以上被判决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自然人或法人,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于未按期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缩短原有的履行期限。
- 拓宽限制措施 :
- 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措施将进一步拓宽,包括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经营、限制担任公司高管等。
- 严格执行唯一住房的处置措施 :
- 严格执行仅有的住宅的处置措施,慎重考虑对被执行人薪资收益的执行,依法强制提取被执行人的养老金用于偿还债务,充分发挥配偶财产的执行作用,对于未成年子女名下来源不明且数额巨大的财产,应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信用信息公开的扩展 :
- 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信息将被更加广泛地公开,不仅限于法院、金融机构,还将扩展到公共服务、消费市场等多个领域。
- 法律救济途径的完善 :
- 新规还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律救济途径进行完善,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包括申诉和复议机制、司法救助措施等。
这些新规旨在通过更加严格和多元化的惩戒措施,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法律义务,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促进诚信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