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趋严,规范发展
关于学科培训的新政策,综合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的最新文件,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审批与资质管理
-
审批权限分层
学科类培训机构需根据类型分级审批:线下机构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线上机构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
非营利性要求
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禁止资本化运作和上市融资。
-
人员资质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并在机构公示。
二、收费与价格管理
-
政府指导价
学科类校外培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基准收费标准由省级部门制定,线上班型收费标准可上浮不超过10%。
-
收费规范
-
禁止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培训;
-
线上课程结束时间不得超过21:00,线下不得超过20:30;
-
预收费需纳入监管,资金仅限培训业务使用。
-
三、内容与行为规范
-
课程内容限制
培训内容须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不得超纲或变相延伸学科内容。
-
隐形变异培训治理
严查“转线上”“换马甲”等隐形变异行为,一经查实罚款可达10万元,涉及教师从重处罚。
-
安全与合规
培训机构需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视频监控全覆盖;广告宣传需规范,名称不得含有误导性词汇。
四、地方政策细化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费标准和分类标准,例如湖北省曾将线上课程基准价设为9元/课时,上浮幅度限制在10%以内。
五、政策目标
通过以上措施,政策旨在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以上政策自发布后逐步落地实施,各地教育部门也在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配套措施,建议家长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官网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