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科类培训缴费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需通过正规平台签订合同并验看机构资质。
选择合规机构是首要步骤,家长务必确认培训机构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或《审核意见书》)以及《营业执照》,并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https://xwpx.eduyun.cn/)查询机构信息。避免选择无证无照或未在平台备案的机构,以免资金与安全风险。
缴费标准与规范需严格遵循,根据规定,单次缴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金额上限为5000元。机构若以优惠诱导超期缴费,家长应拒绝并要求提供合法凭证。所有费用须通过平台购课并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明确违约责任与退费机制。
警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五一”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包括“一对一”“高端家政”等名目。家长应树立科学教育观,优先安排社会实践与体育活动,确需非学科培训时,务必验看课程内容及教师资质,拒绝无合同、无发票的灰色交易。
**与监督渠道需熟知,若遇违规收费或机构跑路,可拨打当地举报电话(如12315)投诉。肥东、昌吉等地已公布违规监督热线,消费者应保留合同、收据等证据以便**。教育部门强调,选择合规机构、留存凭证、拒绝超期缴费是规避风险的核心策略。